2015/06/25

走向通才

「你們真有愛心,願意作這些沒人肯作的工作,薪水也不多。」這瞬間的反應就和Jobs聽到消費者說IPHONE跟HTC沒啥兩樣的評語一般吧...。 貶低的成份居多?就是份職業罷了,並不用特別照亮它...


許多社工夥伴以這份職業為職志,卯起來燃燒自己的生命(不誇張...)為弱勢服務,為個案的改變尋找各種可能性;服務的過程中當然也在找尋自己的職業定位,疑問卻也隨之而生,到底這工作庸庸碌碌,只是告訴自己我們在助人,理由足夠嗎?制度的不足造成資源無法妥善分配,作為國家維穩工具,甘心嗎?不停在末端收尾,為這個制度粉飾太平,為了甚麼?


「 因念而起,而行動,而種下因果」老前輩的經驗分享讓我驚覺到如果仍執著在形式上的專業(SocialWorker),那麼曾經希望促成的改變永遠只是空談啊...非營利組織(NPO)所俱備的優勢又是甚麼?有更多的可能性存在嗎?所謂的跨界,在NPO生態中又以甚麼型態存在?


 (待續)~


沒有留言: